懷孕後期生產前的實用護理影片

by apple juice in germany
Healthcare

越來越接近預產期,想要趁著還沒有卸貨的日子,把自己做的一些產前功課和親身試驗後覺得有效的懷孕後期產前護理實用影片集結在這裡,除了給需要的媽媽們作為參考,還有未來要生二胎的自己還能夠有個可以溫習的地方。


會陰按摩

因為聽聞在德國生產不太崇尚剪會陰這件事,相較起台灣醫院大多會替產婦媽媽剪一刀,所以在孕期36週開始,就開始每天趁著洗澡時間開始按摩會陰,增加彈性,希望在生產推送小寶寶時,撕裂傷可以減低到最小。我自己的陪產員,也是建議不要剪會陰才是保護會陰的方式。

我自己是跟著以下的影片學習如何會陰按摩,覺得裡面的老師教導的非常詳細。不少女性對於會陰按摩會有所恐懼,但這就和使用棉條還是月亮杯一樣,一開始的不熟悉和不適應感,會隨著多幾次的練習,身體裡的肌肉也慢慢放鬆。當然如果有神隊友,願意幫忙按摩那是最好不過的,畢竟大著肚子還要把手指放入陰道按摩,還是不算太舒適的姿勢。

我個人自己的做法,是在每天泡澡時,在水中順便做會陰按摩,浴缸也是很好提供雙腳支撐的地方。有些人會喜歡在床上側躺,所以建議每個要試試看的媽媽找出最適合和舒服的姿勢。的確一開始練習時,會有灼熱感,但如果能堅持個一週,會慢慢感覺肌肉的韌性延展性增加。

另外,我認為不一定需要天然的按摩油,看過媽媽們分享,如果是潤滑劑也可以,基本上能讓妳的手指順利放入陰道進行按摩即可喔!

胸部按摩&手擠奶

對於在孕晚期的媽媽,除了生產大魔王關卡外,生產完的餵奶(尤其希望提供母奶的媽媽)又是另一個大挑戰。這是為什麼,約莫孕期35週開始,我就每天在洗澡完開始胸部按摩,然後滿孕期37週後再加上手擠奶練習(手擠奶有催產效果,滿37週的寶寶就不算早產兒)具體的作法,可以參考我以下附上的影片連結
 
我個人很推薦Sunny Huang 的教學頻道,她是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我在她的頻道裡學習到很多有關泌乳,照顧新生兒的知識,對於我這種第一次當媽媽的人來說,能夠快速地了解原理之外,然後也得到具體的實踐方法,非常的有幫助。
 
雖然我個人在乳房按摩上,是使用百靈牌美體刀組(綠色的按摩頭) 好處是不用自己手來按摩胸部,畢竟按摩胸部組織有時候有恐懼太用力,反而用機器去按摩,要加壓也不太有心理障礙。按摩的手法都是一樣,按摩乳腺由外到內,可以參考影片中的原理。
手擠奶的部分,就只能完全依靠手指,沒有方法讓機器代勞。
 

喝足夠多的水

孕期以來,我每天都有固定攝取超過2L的礦泉水,產檢以來羊水數值都是產科醫生標準的優等生。 沒料到,在滿37週產檢時,羊水數值卻忽然滑落到平均值以下(即便在正常範圍中)醫生因此還做了內診,用了羊水試紙確保我沒有破水。
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作息,似乎在攝水量因為孕後期肚子變大,也比較頻尿,而有所減少。醫生建議我每天攝取2.5-3L的水,的確在38週產檢時,羊水數值有回升至平均值的跡象。即便不少醫生認為喝水量和羊水多寡無關,再加上37週後胎盤會慢慢老化也會影響羊水量,但為了寶寶能在羊水較為充足的環境裡待到生產,我認為這些無害而且自然的做法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吃椰棗 &喝覆盆子葉茶

在待產期間,看了不少Doula的影片,最近發現椰棗(Datteln)有催產作用(請在孕後期吃,食用前也請諮詢妳的婦產科醫師或者助產士),能助於刺激子宮收縮,增強子宮肌肉有及減少產後出血的功能。因此,即便在十多天就到預產期,還是很快到德國超市買了一包。自己吃了幾天下來的感覺,的確吃了之後,會感覺到明顯胎動,和不規則的下腹部宮縮。稍微看了一下,的確有文獻支持在孕後期的幾週,攝取椰棗會有助於子宮頸的擴張。
 
我另外有攝取的是歐洲媽媽或者助產士會推薦的覆盆子葉茶(Himbeerblätter Tee),有軟化宮頸的效果。我也是在孕後期才開始開始每天喝,一樣建議在食用前諮詢過妳的產科醫師或者助產士喔!(即便我個人每天喝這個茶,並沒有特別感覺,可能要等生產才能見真章吧!)

多動多走路和產前瑜珈

雖然在孕後期肚子變得好大之後,媽媽們可能更喜歡躺在床上還是沙發上有個支撐,但其實為了讓寶寶更容易進入妳的骨盆腔,醫生或者助產士都會建議媽媽們多動多走路(在身體可負擔範圍裡)做產前瑜珈,或者坐在瑜珈球上轉動骨盆,製造空間給小寶寶有更好角度入盆。在Early labor或者Active labor時期,如果媽媽們還有體力能多動,不管是瑜珈動作,還是坐瑜珈球,都會幫助減緩開指疼痛。

以上就是我在懷孕後期等待卸貨的日子裡,所嘗試也推薦產婦媽媽幫助生產的一些自然護理(當然都請先諮詢妳的醫生或者助產士喔!)祝福每個在孕期中的媽媽最終都有個順利的生產經驗!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