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了身為女人的一項偉大成就 – 生產,寶寶也在今天來到了三週大。決定盡快把自己第一次也在德國生產經驗記錄下來以免忘記,讓之後也打算在德國生產的媽媽有些參考資料,做好更多的心理準備。
最後一次婦產科產檢
我很幸運,第一次生產總共生產時間不到六個小時。也感激在孕期間的自己,做足了功課,所以在關鍵時刻能夠相信自己的直覺。
預產期前一週的星期二,是和我婦產科醫師相約的最後一次檢查。約莫在37周孕期開始,醫生就有發現我的羊水慢慢在減少,胎盤也在鈣化當中(即便這是正常現象)最後一次檢查時,婦產科醫生發現除了羊水持續減少,胎盤鈣化嚴重外,寶寶的預估體重不增反減,這件事情讓醫生有點擔心,因此她馬上聯繫了我的接生醫師,請他來評判我是否該進行催生。
當下,我馬上到接生醫師的診所去檢查,接生醫師做了內診之後,說寶寶的胎位還是有點高,子宮頸也沒什麼擴張。他測了一下數值,說即便胎盤鈣化,羊水變少,但RI數值(他認為才是重點)看起來很好,他説不用這麼擔心。週四回診再繼續追蹤,然後下週一(預產期)直接到生產醫院催生。接生醫師有說,通常會在預產期過後一星期才進行催生,但因為我胎盤鈣化比較嚴重,小寶寶體重貌似在下降,所以建議在預產期催生。
落紅當天
週四當天八點起床後,發現自己有了落紅,很像是月經來了的樣子,但顏色偏向粉紅色。剛好和接生醫師約了早上十點的檢查,做了內診,醫生說寶寶的頭有下來了,照超音波因為頭太下面也沒辦法測量頭圍。所以這一兩天的嘗試和寶寶一起努力(多運動,吃辣,多吃椰棗和多喝覆盆葉茶)還是有用。
對了,落紅不代表要馬上去醫院。有些媽媽落紅之後,幾個小時宮縮就規律需要進醫院,有些人等三天後才有,有些一星期後還是要打催生。落紅只是代表子宮頸變薄,也是個好的預兆。真正該進醫院的時間點是1)羊水破了 or 2) 規律宮縮到每五分鐘一次持續一小時以上(太早去德國醫院會退你貨)
進醫院沒有被退貨
從接生醫生診所走回家時,感覺下體一直有東西流出來(很像月經來的感覺)當下有點擔心羊水破了,順便到藥局買了羊水試紙。我內心覺得很可能今明二天要去醫院了,所以下午好好睡了覺,洗完澡(這二件事很重要),下午四五點在家裡走路,有點宮縮。五點多用app來測測多久一次宮縮,測了一個小時左右,宮縮間隔在3-6分鐘,但一次持續不到一分鐘。六點多吃完晚餐後,覺得每逢宮縮就痛得不想説話,馬上要先生帶我去醫院。
晚上七點到了醫院,當下真的覺得說話走路都痛。進了產房檢查室,助產士替我做了內診,當時說開指1cm,然後羊水也破了。我聽了很驚訝,因為3-5分鐘的陣痛到不能説話應該是active labor 4-6cm程度。當時覺得10cm全開不打無痛到底什麼滋味。先生在一旁填好醫院所需要的文件,這時候真的感激有個德國先生幫忙處理這些文件,因為當下那些陣痛讓我根本沒辦法做這些事情。
當時沒有單人和家庭房,和一位生完小孩的太太共享一間雙人房。後來因為感覺實在太痛了,我們就從九點到九點二十測了一下有七次宮縮,每三分鐘一次宮縮真的非常痛苦,數著時間知道自己只有兩分鐘緩解的空檔,就要再迎接陣痛。我當下評估要馬上去測開指是否已經超過3cm然後馬上要求打無痛,因為那狀況的我無法坐產球,幾乎很難走動,更別提其他開指運動。我當時說話幾乎有氣無力非常小聲。
生產過程
另一位助產士在九點半大概看我痛到不行,替我測指,一放進去說我的子宮頸非常軟應該至少有4cm,馬上連絡了麻醉師,還好沒有讓我等太久,很快在產房上了無痛,麻醉師説我做得不錯,我雙腳依然有意識但宮縮痛有減緩。上了無痛之後就要一直監控嬰兒胎心音,這位助產士發現我只要有宮縮疼痛,嬰兒心跳就會急速下降,她在十點半又替我測了指說應該全開了,説嬰兒的頭很下面子宮頸也很軟,但如果嬰兒胎心音如果持續在宮縮時大幅減少,有一半機會要剖腹。我聽了簡直不能接受,像是資優生被説有一半機率被當即便你很努力。助產士要我換成all four position狗爬式去催生,因為寶寶的位置在我的臂部,不算非常正位。
當下真的是老娘拼了的心情,換成狗爬式也一直轉動臂部試圖讓小孩正位,又過了一段時間,我有非常強烈便意感,想説我該不會在產床上便了出來。跟助產士說,她就要我開始推送,大便出來也沒關係。
就這樣進入了推送階段,當中她們也有發現我產道有特殊角度,本來說很可能最後上吸盤,一開始不知道什麼是把力量推送到下方,一直集中在頭部,所以生完之後發現臉部和手臂都有點點紅斑因為微血管破裂,之後會自己好。後來想想很感謝有便意感,以想把大便推出的力氣推出小孩,沒用吸盤也生出來了。後來的胎盤也很快在助產士推壓之下五分鐘出來。先生當時剛好去了產房廁所,說胎盤出來時看到流了很多血,他居然沒昏倒還剪了臍帶真該拍拍手。很可惜我沒看到胎盤説聲感謝就被回收了。
問了醫生我的撕裂傷大不大,她説不大卻花了很多時間縫,進行某段縫補還說this is for cosmetics purpose.補完之後發現我還是在出血,往內找原因發現子宮頸比較高部分有傷口(和我產道角度有關)因為這個傷口又多補了無痛,雖然這個傷口縫補的確有點痛。但還是非常感謝醫生的細心。
整個過程非常感謝後來第二位的助產士,理解我的狀況然後也提供其他可能性,不會直接說就剖腹產,操刀的接生醫生也是,在德國生孩子都是當下才知道分配的助產士和接生醫生是誰,如果是第一位說我開1cm趕著下班英文又不好的助產師,我可能生產過程更辛苦。
因為做了不少功課才能相信自己直覺,不可能當時只有1cm,下決定當時要儘快打無痛,因為知道我必須保留體力。助產士說我打了無痛可以睡一下,還是換成狗爬式不用一直動可以休息,我都還是堅持自己該做的,就怕產程停了下來。當中也沒有大哭大叫都是為了保留體力。真的很感謝女兒也如此配合,先生比我預期的更加神隊友,才能在沒有打催產狀況下,第一胎也進行得很有效率(我接生醫師和我說第一胎約莫要十二小時)所以我本來預期小孩會晚一天到。
產後24hr母嬰同室(外加媽媽下體傷口痛)
生產完之後,爸媽就會進到產房附近的休息室一小時左右,和小朋友相處。會聽到隔壁的產房其他媽媽的哀號聲(只能在心裡給她們加油)然後,就會被推回自己的病房。
第一個晚上因為擔心小朋友沒有安全感,所以整個晚上都是袒胸露乳的在病床上抱著小寶寶skin-to-skin,讓她靠近我的身體,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她。寶寶只要稍有動靜我都會醒,所以基本上睡覺時間都是以十分鐘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