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生產完一個月了,這次想來分享4件德國生產醫院讓我最不習慣的事,按照大魔王指數排名,希望讓之後也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能先做好心理準備。
另外,最後我也想分享6件我認為可以幫助媽媽在醫院時更平安順利渡過的小建議(有些事我希望當初能夠知道的)讓媽媽和寶寶都可以健康平安,以最快的時間離開醫院好好回家休養。
4件德國生產醫院讓我不習慣的事
沒有安靜休養的住院生活
印象最深刻的是,產後第二天早上七點多,當時和寶寶一起睡著的我,被敲門進來的接生醫師「叫醒」(完全字面上的意思),到另一個診療室看看我傷口恢復的狀況。還是一早被醫護人員通知十分鐘後帶著寶寶去小兒科做檢查。所以要拖著下體的傷口慢慢走路,明明這個檢查是可以等到訪客開放時間,讓爸爸去做的事情。
壓死最後一根稻草的是,第二天晚上九點多,我和寶寶練習親餵約莫一小時(即便沒奶還是固定練習有效吸吮,乳頭痛得要命)然後晚上十點多兒科工作人員進來問我有沒有親餵,我說有剛剛一小時前練習了左邊,然後阿姨就說好那現在來練習右邊。我就必須在她看著我做的情況下把小孩弄醒練習,結果之後就是小孩不睡一直要吸東西不然就哭鬧(因為吸吮需求被打開要被滿足)但我已經乳頭很痛沒辦法一直做。那晚,真正感受到下體傷口痛,上方乳頭痛(一度懷疑破皮還好沒有)新手媽媽需要走過的地獄路。
然後凌晨三點多,這位阿姨又再進來我的房間,問我後來還有練習親餵嗎?重點是她一進來說話很大聲,那時候寶寶已經好不容易睡了,我當下覺得簡直要崩潰,請她說話小聲一點。阿姨只是想要強調每三小時我就需要練習親餵,不管有沒有奶,去刺激的重要性。尤其她看到寶寶體重在下降(但這是正常的,寶寶出生體重會下降5-10%,通常兩週會恢復到出生體重)那時候身為產婦,感受到的是,妳的傷口身體修復都不是這麼重要。但我認為的是,媽媽趕快恢復健康,就算只是全然好好靜養一個星期身體比較好了(親餵練習可以一天數次即可,不是三小時一到一定要做),再來追其他進度這才是我認可的做法。「媽媽要自己先好,小朋友才會好」
週日凌晨我就覺得委屈地哭了,把這幾天那種媽媽修復需求被擺在後面的委屈釋放出來。很想要在病房門貼上「DO NOT DISTURB」
24hr的母嬰同室
在生產之前,的確對於產後24hr母嬰同室,伴侶又因為疫情沒辦法陪過夜這件事情,有點擔心。但直到自己經歷了24hr母嬰同室才知道它的威力。生產完之後,被推回病房,整個晚上都是自己抱著小孩skin-to-skin給小孩溫暖和安全感,因為小寶寶剛來到世界上,對於一些聲響或者溫度變化可能都不習慣,常常十多分鐘就會抖動,也代表著剛生完小孩的我,那個晚上,睡覺時間是以十分鐘為單位,只要小寶寶一動,我就會清醒。
第二第三個晚上,我能夠連續睡覺的時間拉長到一個小時和三個小時。但我也發現,小寶寶哭泣的頻率變高,這時候的我更需要花時間去安撫寶寶。當身邊沒有另一半可以幫忙照顧寶寶,只有自己,24hr的母嬰同室基本上也代表媽媽不可能有好好休息睡覺的時候。後來帶寶寶到小兒科檢查的時候,看見有媽媽已經讓寶寶開始吸奶嘴,雖然有些人會說太早讓寶寶吸奶嘴不好,但說實話在24hr母嬰同室又沒有人可以幫忙的狀況下,如果奶嘴可以稍微安撫寶寶,我認為還是是一個辦法。
母嬰同室這件事,我有問過我的Hebamme,她說如果生產完就要和自己的寶寶分開,這才會給她非常大的不安全感。這和很多台灣媽媽期待的「媽媽好寶寶才會好」有點出入,我的確會感受到,在德國的體制下,他們更重視的是寶寶的健康,寶寶和媽媽間的bonding,而不是媽媽本身的恢復和休息。
疫情期間非常有限的訪客時間
由於上文提到的因素一和因素二,媽媽基本上在產後完全沒有好好休息的時間,唯一能夠喘息的時間點,就是先生來訪時接手照顧寶寶的責任,媽媽能夠好好的睡一覺,好好的吃飯。
如果之後是在疫情期間要生產的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尤其有些醫院訪客時間只有一小時。
德國醫院餐
6個生產住院時的小建議
即便期待自然產,也要有最後可能剖腹產的心理準備
後來陸陸續續有些朋友分享了她們的經驗,才知道她們本來期待自然產,也打了無痛,但是產程沒有前進,羊水破了太久,為了避免感染,最後還是走上剖腹產一途。我也是在自己生產時,助產士告知我,因為小孩的胎心音每當陣痛時,下降得太劇烈,如果持續幾個小時,我還是有一半機率要剖腹。那個當下,我才知道,原來很可能因為產程或者因為寶寶的安全,到最後時刻都可能改成剖腹產。
我認為如果有這個認知,也在過程有和醫療團隊了解,是不是已經試過所有的方式來進行自然生產,如果最後還是需要剖腹產(必要時)那種和原本期待的衝擊性比較小,能夠讓之後生產創傷的機率再低一點。
產前了解生產時的選項,陪產的人最好德文流利
生產時與其尖叫還是哭泣,不如好好的呼吸吧
冷凍過的產婦衛生棉能幫助妳盡快消腫
自然產結束後,會陰的地方會腫脹個幾天。如果能在產婦衛生棉上灑點水,然後放入冷凍庫,之後再拿來使用,一個冰鎮產婦衛生棉的概念,很能夠幫助會陰消腫,也會減緩疼痛感。
喝奶才能夠讓寶寶黃疸指數下降
進醫院前請好好學幾招安撫寶寶的方式
雖然在醫院內,會有護士和助產士教導妳,和協助妳,但如果在生產前,就知道一些擁抱寶寶的姿勢,安撫他們的方式,甚至如何換尿布,真的會在妳必須要24hr母嬰同室,壓力很大的環境下,幫助極大。尤其建議第一次生產的媽媽們,不要只有專注在了解生產的過程,也要花一點時間了解怎麼在住院期間,沒有太多後援的狀況下,怎麼照顧寶寶。
以上是我個人在德國生產(初產婦)的經驗,希望這些分享能夠幫助到之後也要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