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德國生產大哉問:與媽媽相關,這一篇文章主要專注在和伴侶和寶寶相關的常見問題。另外,在文章的最後,也會附上一些實用的生產相關德文單字,翻譯成中文,給大家做參考,所以和醫生溝通時或者進醫院時比較能夠了解醫護人員談論的內容,減少在異鄉生產的焦慮感喔!
與伴侶/寶寶相關
24.出生不久的嬰兒可以在我的產房裡睡覺嗎?
在德國,產後母嬰同室很正常。每個產科病房都可以使用嬰兒房,但這不是必要的。如果妳需要任何幫助,助產士和護士能夠協助妳。
通常,每個嬰兒都擁有自己的可折疊嬰兒床,妳可以在白天和黑夜將其放在妳的床旁邊。或者,妳能夠帶孩子上床睡覺。但是,妳應先確保您的孩子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以免寶寶滾下床。
25.我必須為嬰兒購買什麼基本設備?
期待為家庭的新成員購買小東西是很正常的。對於購物清單,第一次帶著孩子的爸媽,最好方法是問一個已經有孩子的朋友。或在妳的產前準備班尋求建議。
26.寶寶出生後,我的伴侶可以和我在一起嗎?
現在,許多醫院都提供家庭房。每天額外支付50-100歐元,爸爸也可以在頭幾個晚上待在醫院陪伴媽媽。然而,根據我們自身經驗,每間醫院的家庭房數量有限,而醫院通常採取的方式都是先來先給制度,所以很可能因為產房忙碌和空間的關係,最後是無法被分配到家庭房。另外,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醫院對於伴侶的來訪時間都有所限制,避免太多的接觸,所以最好和妳的醫院了解這些細節。
27. 我可以禁止另一半去產房嗎?
妳可以決定誰在孩子出生時在場,而誰不在。即便一開始妳希望伴侶在身旁,但在分娩過程中,如果妳的伴侶讓妳感覺束縛或者不舒服,妳都有權利請他離開。
28.剖腹生產(Kaiserschnitt)對嬰兒是否更溫和?
妳可以通過檢查心音來衡量嬰兒所承受的壓力水平。根據以這種方式得到的結果,剖腹出生的孩子比自然出生的孩子承受更少的壓力。但是,無論這種壓力對嬰兒產生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每個人都必須自己解釋。
我自己的婦產科醫師還是陪產員,基本上在情況允許的狀況下,都會建議媽媽採用陰道生產,原因是剖腹生產還是一個手術,只要手術都會有風險和術後感染的可能性。但每個媽媽和胎兒狀況不同,所以建議和自己的醫生討論,找出最適合的方式。
29.我的伴侶在生產期間如何支持我?
在媽媽陣痛期間,伴侶可以透過和妳說話,輕拍妳,按摩妳來降低妳的疼痛感。另外,也能為妳提供一些吃喝的東西,用涼布輕撫額頭,帶著妳散步,減低妳的不安和緊張情緒。嬰兒產出後,伴侶也可以將嬰兒抱在懷中,享受最初的幾個小時親子時間,同時並告知親戚。所以實際上伴侶可以分擔很多事情。
30. 嬰兒在分娩期間會做什麼?
子宮的上下收縮會將嬰兒推下。 寶寶會因為承受不了這種壓力,而往下推進。 骨盆的形狀和嬰兒的頭部的形狀是事先確定的,因為骨盆的入口為橫向橢圓形,這就是為什麼嬰兒必須將其頭部定位在正確的位置才能進入分娩道。
孕期&生產期間常用德文單字
孕期常用德文單字
生產常用德文單字
結論
對每個女人說,懷孕真是個漫長又令人提心吊膽的期間。當中要忍受身體因為懷孕帶來種種的不適,擔心生產所需要經歷的疼痛,甚至擔憂之後回歸職場的可能性。這些所有的不確定性,不安全感,卻常常只能自己默默吞嚥,枕邊人也不一定能夠理解。每個願意走上這條路的女人已經是非常勇敢的人,也許一路上走得有點顛頗,也時常懷疑自己,但永遠不要忘記為自己加油「一切都會好的,這些只是階段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