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生產完一個月了,這次想來分享4件德國生產醫院讓我最不習慣的事,按照大魔王指數排名,希望讓之後也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能先做好心理準備。
另外,最後我也想分享6件我認為可以幫助媽媽在醫院時更平安順利渡過的小建議(有些事我希望當初能夠知道的)讓媽媽和寶寶都可以健康平安,以最快的時間離開醫院好好回家休養。
已經生產完一個月了,這次想來分享4件德國生產醫院讓我最不習慣的事,按照大魔王指數排名,希望讓之後也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能先做好心理準備。
另外,最後我也想分享6件我認為可以幫助媽媽在醫院時更平安順利渡過的小建議(有些事我希望當初能夠知道的)讓媽媽和寶寶都可以健康平安,以最快的時間離開醫院好好回家休養。
解鎖了身為女人的一項偉大成就 – 生產,寶寶也在今天來到了三週大。決定盡快把自己第一次也在德國生產經驗記錄下來以免忘記,讓之後也打算在德國生產的媽媽有些參考資料,做好更多的心理準備。
越來越接近預產期,想要趁著還沒有卸貨的日子,把自己做的一些產前功課和親身試驗後覺得有效的懷孕後期產前護理實用影片集結在這裡,除了給需要的媽媽們作為參考,還有未來要生二胎的自己還能夠有個可以溫習的地方。
在德國成立家庭以後,大多數的人會自然而然想要,利用低房貸利率,在德國購買房地產,或者是在有小孩之後,汽車似乎變成一個必備的工具。當人們進入這個階段,有開始大筆金額貸款的需求時,你在德國的信用能力償還評估(Schufa)就會決定你能夠向銀行貸款多少錢,以什麼樣的條件。這是為什麼,為了在日後有更好的貸款條件,在來了德國之後,就要好好的經營自己的Schufa紀錄。
克里斯汀生的這篇文章“你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每每在不同階段讀這篇文章,都總有一些收穫。如果問我最希望在陪伴小孩這段有限的時間裡,能夠帶給小孩什麼,那麼應該是「帶領著他們找出對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優先順序」
延續上一篇德國生產大哉問:與媽媽相關,這一篇文章主要專注在和伴侶和寶寶相關的常見問題。另外,在文章的最後,也會附上一些實用的生產相關德文單字,翻譯成中文,給大家做參考,所以和醫生溝通時或者進醫院時比較能夠了解醫護人員談論的內容,減少在異鄉生產的焦慮感喔!
越來越接近預產期,內心的期待和緊張真是不言而喻,尤其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生產環境。特別這將會我的第一次生產經驗,內心的確有不少的疑惑,這些疑惑也會很自然地轉換成恐懼和不安。想知道更多在德國生產的Q&A,不要錯過這篇文章喔!
第一次要在德國生產的妳,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焦慮不安,甚至不太確定該帶什麼東西到醫院去?這篇文章能夠提供妳準備清單的一些想法,看看哪些物品是建議攜帶著,以便不時之需!
一開始來德國念MBA時,就透過PayPal裡信用卡刷卡功能,刷下貴鬆鬆的學費,累積不少里程數,這些里程數後來又可兌換成機票里程或者回饋金。這篇文章想要分享,如何在生活大小花費,透過PayPal讓原有的消費也能額外累積有效益性的里程數喔!
這裡分享的訊息適用於在德國受聘工作的懷孕媽媽,不包含自僱懷孕媽媽或者全職家庭主婦媽媽。
* 我個人的健康保險是公立保險SBK,如果職業的懷孕媽媽也在公保體系之下,將會適用以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