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生產完一個月了,這次想來分享4件德國生產醫院讓我最不習慣的事,按照大魔王指數排名,希望讓之後也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能先做好心理準備。
另外,最後我也想分享6件我認為可以幫助媽媽在醫院時更平安順利渡過的小建議(有些事我希望當初能夠知道的)讓媽媽和寶寶都可以健康平安,以最快的時間離開醫院好好回家休養。
已經生產完一個月了,這次想來分享4件德國生產醫院讓我最不習慣的事,按照大魔王指數排名,希望讓之後也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能先做好心理準備。
另外,最後我也想分享6件我認為可以幫助媽媽在醫院時更平安順利渡過的小建議(有些事我希望當初能夠知道的)讓媽媽和寶寶都可以健康平安,以最快的時間離開醫院好好回家休養。
越來越接近預產期,想要趁著還沒有卸貨的日子,把自己做的一些產前功課和親身試驗後覺得有效的懷孕後期產前護理實用影片集結在這裡,除了給需要的媽媽們作為參考,還有未來要生二胎的自己還能夠有個可以溫習的地方。
第一次要在德國生產的妳,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焦慮不安,甚至不太確定該帶什麼東西到醫院去?這篇文章能夠提供妳準備清單的一些想法,看看哪些物品是建議攜帶著,以便不時之需!
這裡分享的訊息適用於在德國受聘工作的懷孕媽媽,不包含自僱懷孕媽媽或者全職家庭主婦媽媽。
* 我個人的健康保險是公立保險SBK,如果職業的懷孕媽媽也在公保體系之下,將會適用以下分享。
以下幾樣物品,是我目前懷孕以來覺得會想要推薦給未來懷孕的媽媽們。甚至是,如果是身邊朋友懷孕會想買來送給她們使用的物品。因為在懷孕過程中,已經會有不少生理上改變,孕吐嗜睡手腳水腫移動不便,火燒心等等症狀。因此如果某些物品能夠讓懷孕婦女們更舒適的度過孕期是最好不過的!
德國和台灣看婦產科經驗大不同!產檢醫生和接生醫生在德國不是同一個人?什麼又是助產士呢?想知道更多的話來看看這篇分享吧!
在德國,平常替孕媽媽產檢的醫生,和接生時的醫生通常不是同一個人,這是因為醫療分流的關係。通常,孕媽媽都會在家裡附近的診所找到在孕期相互配合檢查的醫生。生產的醫院通常要另外再去找。這篇文章主要分享如何在德國申請生產醫院喔!
在懷孕期間,有幾次必須要長工時工作(超過德國媽媽保護法規規定工時)在這樣的狀況下,怎麼去捍衛自己的權益和雇主溝通呢?
相較起在台灣醫生會建議你做的自費檢查,德國這邊還是少很多的。想知道在德國第一孕期,有什麼是需要做的檢查嗎?來看看吧!
懷孕了之後要多久告知雇主呢?需要從婦產科醫師那邊拿到什麼要的證明?又要怎麼和雇主溝通呢?來看看我的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