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進入四個月大,也開始會流口水,對爸媽吃的食物貌似有興趣之後,就開始媽媽home-made副食品人生。這階段的副食品,還是主要以泥狀為主,參考了黃瑽寧醫師的書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就決定採取少量多樣性的製作模式,而非德國這邊推薦做法,一次只讓寶寶嘗試一樣食物。
因為我本身也是個會食物過敏的人,所以希望寶寶能夠好好盡情地當個小吃貨,而不會對殼類海鮮或者花生等等的食物過敏,在四到六個月大的期間,希望利用少量多量性做法讓寶寶能夠嚐遍大部分容易在德國取得的天然食材。
進行了兩週餵食寶寶泥狀副食品,除了寶寶會吃得髒兮兮之外,吃飯的狀況還是很不錯。我是選擇在10am 和2pm 餵奶時段間的中午12pm,增加了一個副食品點心餐,畢竟寶寶主要的飲食來源還是以喝奶為主,副食品只是讓寶寶腸胃能夠慢慢習慣接受這些人類食物,以長期而言能夠在未來降低寶寶對食物的過敏機率(參考文章)
第一次餵食的時候,嘗試了很多媽媽會做的十倍粥(白米算是低敏食物),就是一份煮熟白米加上十倍的水一起打成泥狀。 餵了兩天寶寶吃了好幾口(自主張嘴想要繼續吃)第三天就決定加入不同食材,在第一週還是主要以蔬菜為主,像是馬鈴薯+綠花椰菜+紅蘿蔔,還是地瓜+甜椒+洋蔥等等。每次看到寶寶第一口嘗試新食物,微微皺起眉頭模樣,之後卻益發食慾,願意再多吃個幾口的模樣,讓幾乎每兩天要準備副食品的媽媽覺得很有成就感。
看到寶寶第一週吃副食品狀況很好,到第二週決定要加入肉類和海鮮,像是糙米+牛肉+番茄,馬鈴薯+鮭魚+蘆筍等等。常常在市場看看有哪些食物寶寶還沒有試過,然後就去搭配自己覺得的理想組合,我個人偏好是,有澱粉,有肉/海鮮,搭配上蔬菜,便是媽媽心目中的營養餐,在這個階段是沒有在寶寶食物裡做任何調味。
在這裡特別想要推薦一款多工機器(非業配或者利益合作關係),在製作寶寶副食品上能夠非常輕鬆簡易,畢竟越簡單才可能長期在家自製副食品給寶寶吃。這款機器,不僅僅只能製作副食品,甚至可以用來消毒奶瓶奶嘴,或者幫助家庭主婦更快速的完成家裡的餐點。如果妳也和我一樣,不喜歡家裡有很多機器喜歡檯面上簡潔,喜歡買的東西可以用很久,可以參考看看美善品 (Thermomix)
製作寶寶副食品
寶寶的副食品,通常需要先蒸熟,然後再加水打成泥。看過一些youtuber 媽媽分享,她們會買食物調理機,實際看過分享影片後,第一個想法是,這完全是美善品做得到的事啊!
把多樣少量的食材放進網鍋/蒸鍋先蒸熟,之後就能夠放進主鍋加水然後快速攪拌變成食物泥。基本上不到20分鐘(甚至更少)就能完成一道營養豐富的新鮮寶寶食物泥。
參考影片:
消毒奶瓶奶嘴和溫奶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購置奶瓶消毒器,一鍵解決。我們非常幸運,很多德國親友免費送給我們許多恩典牌,小從衣服,大至嬰兒車,也收到免費的飛利浦奶瓶消毒器。無奈,當我們打開要使用時,發現因為德國硬水的關係,下面卡了不少雜質,所以後來就直接使用美善品的蒸鍋組來消毒奶瓶奶嘴。另外,以下影片也有展示如何使用美善品溫奶:
減短備餐時間
其實我自己是在懷孕前就買了美善品,原因是美善品號稱能夠煮出不同食物,減少備餐時間。請不要期待美善品會像小叮噹百寶袋,把所有食材一起丟入,按幾個鍵就會自行煮好餐點(因為我先生當時候真的以為是這樣)在我使用美善品超過三年的時間裡,我認為它的角色更像輔助器材,也就是讓非常繁複或者耗時的步驟簡單化,像是之前很常做的黑糖饅頭,一個揉麵鍵幾秒鐘就幫妳揉好麵團可以去發酵了(蛋糕餅乾麵包需要烘焙的也都一樣)
當然美善品也能直接一鍋到底做出好吃的食物,目前為止我的最愛就是紅燒牛肉麵。雖然需要燉煮兩個小時,但食材步驟都結束後,只要讓機器在跑,媽媽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等到時間到叮叮聲就可以了。美善品有雲端食譜Cookido,有上千上萬的食譜(台灣菜德國菜各國菜食譜都有喔!)可以跟著做,能夠直接連結到機器,即便烹飪新手也都能夠一步一步跟著做,都不會太差。
我自己有在使用的社團(裡面有許多美善品高手分享食譜和成品)另外還有一位居住在德國的台灣人,她是美善品的顧問,常常在youtube分享一些利用美善品做的美食:(以下就是我之前參考做黑糖饅頭的影片)